Sunday 2 December 2012

生活

很感恩搬到这个家里来。

Mzia友好得我都惊讶,给我吃的给我穿的给我用的,给我办生日宴,给我买礼物,带我出门,叫我一起看电视。多么让人温暖。

Chris真是个书痴,我出门他在看书,我回了家他还在看书,就像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坐了一天,看书。生日礼物也是书。

Freddie多像以前的我,抱怨老妈连着三天一样的饭,饭还没弄好就叫我下楼。又多么不像我,那么小就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

David,有这位哥们在,我也不觉得孤单了。给我饭吃。和我聊天。

Carlos,也是很热情的西班牙哥们。很愿意跟我说话,可惜我来了没几天他就走了。



Wednesday 7 November 2012

美国大选

现在凌晨两点半。
虽然不是为你而醒,但好歹一直都守着你。
深情地说,
美国大选。

Everyone has their say to decide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their country.
我在想习近平看着奥巴马,罗姆尼到处拜票拉票,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中国人会选奥巴马。报道说。
我觉得我知道为什么。
因为比起罗姆尼,更支持奥巴马的政策和观点?
屁,他们的政策干我们屁事——外交政策且不谈。
大部分人并不关注政治并不关注外交,奥巴马没对中国人做什么或说什么过格的事或话。中国人对其并无反感。罗姆尼是谁?

那就选个自己不反感的较熟悉的人吧。

得,自己在意淫什么。谁等着你去选美国总统了。
自己的都不能选,还整别人的。

但我怎么对奥巴马那么有信心呢,黑帅哥。
罗姆尼哥您也很有气质,没事儿。

这一落选,那失落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恢复的。
从未见过一次落选二次再上成功的。基本没戏。
政治圈和演艺圈多像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新人辈出。观众朋友们转眼忘。

Obama 143:153 Romney
270 to win

话说罗姆尼有这么一个优势:
在任总统从不能实现自己的竞选宣言。永远都是让选民失望的。
不觉得这是奥巴马独有的问题。
人性本然。竞选宣言永远往激情高昂的说。选民的心永远被搅得心神荡漾,情人眼里出西施。结了婚,柴米油盐一来,算计经济算计钱,感情没有了,选民的眼睛忽地被擦亮了。

四年前多么好听的Change!
现在又在抱怨where is the change。美国朋友们,您就是没听过中国领导讲话。

两点五十六。明儿还要上班。
我这是什么精神。
世界主义,世界大同啊。

你就装吧你。到现在都搞不清楚哪个是Democrat哪个是Republican。





Tuesday 6 November 2012

Feeling Down


失落么,肯定是有的,
但人生不是就是这样么。谁还没有个失落的时候呢。
要把失落的原因写下来么?昨夜半夜无眠,尽忙着算数和假装深沉做思考状——这也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不是,何必在纸上挥去。要不要再渲染得更惹人怜些?

但明明后天就可以忘掉的事,又为何要写下来一辈子记着呢。总是想起那位在沙滩上写气话的智者。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失落,将来回头看,也就是小事一桩罢了。
而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是很幸福的了。

但我不阻止自己失落,也不说服自己cheer up.这就是人生来而有的情绪,我也就不试着抹去了。庆幸的是,它自己会走。

Sunday 7 October 2012

泪奔

倒是没想到,就在那一刻我竟然会热烈盈眶。好久没有那么感动了是不是。

卡里没钱,没有现金,没有ID,train staff说我得在牛津下车。
那大叔就这么走上来,说, how much is the ticket? 说着打开了钱包。

还以为是上车没买票呢。看到此,我的潜意识竟然有工夫感叹,多么诚实。

结果他指了下我,却是要为我买票。
就在那霎那,泪水马上涌出来,满了。
太感动啊。

马上说it is fine...大叔很坚决:“不可能让你现在下车。。。”

我又泪奔啊。

好在只要1.6磅。但大叔是不知道这么便宜的。掏开钱包,他拿出的是几张钞票。

我些许感激,非常感动。
大叔做了一件多好的事。用1.6磅解决了我的麻烦,温暖了一个陌生人的心。也让我更坚定行走江湖拔刀相助的决心。

谢谢这位英国叔叔。




结婚

当各路亲朋好友赶着进城的时候——哥们几个太不是人,有想过我爸的感受吗?:)

刚从亦凯的婚礼回来。缘分是多么奇怪的东西。一年半前没想到他们会在一起;在一起了之后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结婚。这是上帝促成的缘分,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他们的婚姻会开心幸福有价值的,就像他们在步入礼堂之前一样。




Wednesday 8 August 2012

金牌至上

我是得承认我是有点金牌至上主义的。英国的女游泳运动员Rebecca Adlington 拿了铜牌后兴奋高兴得直哭——她在08年可是拿的金牌——我为她能那么开心而欣慰的同时,却也是不解。

原因倒没什么可政治化的。只是因为中国拿的金牌太多,让我觉得拿一块银牌都没什么了不起的了。

那能怎么办呢,要化解我的金牌至上观念,方法就是少拿金牌?一直到连银牌都稀罕了,金牌就再也不至上了。

金牌如果不至上,为什么叫金牌呢。

我觉得国内对于金牌至上的抨击是有所偏颇的。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它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观念。世上所有的运动员都追求冠军。

金牌至上没有错;错的是,金牌以下就什么都不是的态度。谁不是辛辛苦苦地才能到奥运场上?谁不是要奋斗几年才能站在领奖台上?很多时候冠军亚军就是运气之差,张继科拿了男单金牌后还马上在男团0比3输给德国波尔呢。能站在那里就是好样的。

但冠军之下,却是没有人记得住。这不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么。

这件事情上,政府有错,我们老百姓又何尝不是?

所以奥运会,对观众来说是盛会,是体验紧张欢快的气氛,是欣赏竞技之美;但一次比赛,只有一个冠军。笑脸永远只有一个,冠军身后都是好多失望的脸庞。这反而并不是一件幸福指数最大化的事情。

好就好在,普通人不以比赛为业;但对运动员来说,胜负却是兵家常事,或许能看透些吧。


---------------------------------------
Rebecca Adlington 后来又拿了一铜牌,却是失望得很。为啥子。。。

关于奥运

7月15日-8月12日

关于奥运,看得不多,却又很多话想说。

经历:
7月25日开幕式那天,刷了一天的票,150磅的票还是没买到。
This is just so me.
08年懊恼没有票,12年又恨没有票。
我清楚地知道看现场和直播的区别。
心里暗暗下决心,16年开幕式,我要坐在里约热内卢场内和所有观众一起欢呼惊叹。

是在Corn Exchange Theater看的,还有buffet,虽说只是几根香肠而已。
和一群人一起看总是比一个人呆在家里看好,还是影院的大屏幕,还免费。
不只是因为更有氛围。周围都是英国人,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反应,我也是很愿意看看他们对自己的奥运会的态度,从而有所对比有所思考。


很多英国人对这奥运会不感冒,这跟我们当年的全民奥运一点不一样。08的奥运,无论政府,还是政府“领导”下的人民都把它当作扬国威的窗口;我们是那样地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证明自己,我们兴奋激动期待。奥运会再不是纯粹的体育盛会,从不关注体育的也都来凑热闹了。

这里就不太一样了,政府有其责任保证奥运会顺利进行,但其却是无法让所有国民提起兴趣来的。所谓的国家利益,是不被英国国民挂在嘴上的,个人利益有所保证才能有国家利益。因此有些英国人对奥运会怨言多多。但有兴趣的人也并不少。电视上的火炬传递,比赛的一票难求,还有那么多的志愿者,也无一不说明奥运会是个吸引眼球的大盛会。这样的大盛会,总会有我这样爱热闹的人。这就只是跟个人性格有关,而跟国民态度无关了。


所以来Theater的人也挺多,银发族又一次居多。但也有许多拖家带口的。

===================
暂停,先休息。



Sunday 1 July 2012

男一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

六年前,在石狮,看世界杯决赛法国对阵意大利。法国输给意大利,我伤心,丫彻夜难眠;
今天,在Reading,看欧洲杯决赛西班牙对阵意大利。意大利输给西班牙,我遗憾,稍许。

其实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啥的,并没有对某个国家有更特殊的感情。
但为什么就不能为强者欢呼呢?这样难道自己不是也更愉快么?
为什么我的情绪更多的是为弱者遗憾呢?

我是个善良的人。输家总是令人同情的。但是,其实就算为自己着想,不是更/也应该为赢家开心么?

不知这是不是人的劣根性。

我尖叫啊

四比零!

国内的女球迷们应该很伤心

83分钟,西班牙再进一球。

反正球赛正看着无聊。。。

电视正播欧洲杯决赛,西班牙对意大利,开赛26分钟了,西班牙1:0领先。
呃呃,只是为了觉得应该看而看的,兴趣不大,意兴阑珊。

很遗憾没有热爱什么运动,没有为谁输谁赢激动兴奋悲哀沉重过。波澜不惊,constantly。这样的淡定并不十分有趣。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无主题无结构。

想不想去巴黎?想不想去柏林?想不想去欧洲大陆走走?还是就这么在Reading呆着?
其实不用写下来,我脑袋里已经思考过很多次了。
那你在等什么呢?我不知道。

想不想遇到有趣的人?想不想看看能动心的人?想不想和不一样的聊聊天?

想不想有人陪着。有人陪着一起坐在花园里晒太阳。有人一起到处走走看看。

是不是任何事情,比如“一个人”这件事,刚开始很享受,最后,即使事实上它还是一样地令人享受,但久了,人的内心却失去了能享受的能力。当周围又开始各种人环绕的时候,刚开始会因为改变而享受,慢慢地,也失去了它的魔力,忘了当初自己是如何地渴望这样的日子。我以后回想这段一个人的日子,应该会怀念的吧。

只是知道,会有一天,这会改变。期待么。不知它在哪,所以也无可期待。

记住这段日子就好了,知道这是什么滋味,更懂得人生百态,各种尝。

西班牙又进球了,开赛40分钟。
哇。我嘴巴张得老大。
意大利球迷很沉重。
西班牙足球把西班牙经济丢的脸都拣回来了。
其实我挺期待点球。虽然前面会很无聊。但到时反正无聊都过去了。

哈,有个或许低级的问题,为什么篮球一场可以百几分,足球甚至可以0比0呢。
懒得百度。


记住这段日子就好了,知道这是什么滋味,更懂得生活可能的样子,更懂得人生百态,各种尝。

其实人的想法真的是有惯性的。
我这两天的生活多丰富啊,可过去的想法依然萦绕在脑海。
周五上完吉他课后,随便走走随便看看,随便进了一间pub,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随便拿了一张菜单,很不随便地仔细地看。结果一抬头,Ben和他老婆正在我边上坐下。What an odd。

他老婆是多么会聊天的人啊,酒喝着喝着话越来越多,跟我天南地北地聊,不管不顾Ben的哈欠打得有多大。真谢谢她,要只有Ben在的话,我们估计只能干瞪眼了。
讲她的三只猫一只狗,讲dog training,讲Monkey西游记,讲他们self-empolyed,讲Ben的音乐和她的艺术,跟我详细介绍Chinese acupuncture,讲他们的Berlin之旅,佛罗伦萨之旅,于是我又一阵各种心动。
就这样在pub里面一直聊到了12点。。。

然后,周六!Ruth回来了!
现在我才知道Ruth有多重要呢。Ruth在的时候我从来没觉得孤单过。当初当然知道她走了我回了家就是一个人,却没意识到她走了我会孤单。


意大利那球没进。
看球迷各种捶胸顿足。
我都不会这样。


在周六和她一起走在Reading商业区里的河边,微阳光微清风微蓝色微白色。不是自己一个人,这感觉不一样。在日餐馆吃饭,一起购物,虽然我依然有偷偷打哈欠。回来了之后她做草莓布丁,然后躺在沙发上聊聊天,赞赏在我窗外的花有多清香多美好,然后她就打打盹我看看加菲猫。多么美好的重聚。

早上九点就起床了,吃Ruth的煎红薯和煎蛋。都舍不得她走。
送她走之后,我又自己一个人了。
弹弹吉他。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副产品。未来我在街头表演音乐,或对朋友show off的时候,我该感谢这段日子的。

其实我现在多好。上帝说,be content with what you have, 'never will I leave you, never will I forsake you'. 我其实什么都有。感谢上帝。

感谢上帝。














Sunday 10 June 2012

Jubilee Concert 这一天

这一天和宇辰一块在伦敦过的。
宇辰会去看音乐会么,理所当然不会了,对Royal Family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

但这一天却是敏感词。
于是乎,
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

Monday 4 June 2012

没礼貌

女王Diamond Jubilee Pageant,人山人海。
有这么件小插曲。

看到两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却说中文。要平常来说,我是得端着的,别显得自己过于热情嘛,作。但因为这两女人让我惊讶了,浓妆化得完全没有中国女人的样子,当然这或许源于我少见多怪了。于是兴奋地当即就喊了声“中国人!”

比较年长的那位吧,说:“台湾人。”
末了,加了一句:“不是中国人”。

我默默地转开头,不接话,看远方,懒得理她。
心里不禁嘀咕,这女人真没礼貌。

我不反对你视自己为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虽然我很愿意把你视为同胞,但你的想法,我100% understand. 我不敢保证任何一个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中国人在你的立场下不会有你一样的想法。那样的教育,那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台湾人,我从不期望你们多么有同胞心。
我也不会在老外们问我从香港来还是中国来时,正义凛然地说一句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毕竟,差别,或差距,不是一句政治宣言就能掩盖的。


但生活就是生活,不需要任何时候都顶着政治宣言说话的。
大姐您说一句,我是台湾人,我就了解您的立场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其乐融融地吐槽今天天气有多差,女王到底在哪里。。再来一句“不是中国人”,这不是给我泼冷水么。

华威的台湾姑娘们,就礼貌得多。我知道或许有几个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大家不提就罢了。要互相理解嘛,谁会整天“我要台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挂嘴边啊。



我反对

我想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反对的吧。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有人会对某种反对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又因为对“自由”这个价值的共同追求,即使觉得不可思议,也不会反对别人进行反对。

而中国因为长期压制反对的声音,民众的某部分价值观被硬性塑造成同一观点,让所有人对所有反对都感觉不可思议。

以我自己来说,
我曾对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在英国遭到的反对不可思议。迄今还记得环球时报整几版天天报道。我当时吃着饭看着报义愤填膺。

其实想想,英国人对自己人都反对得紧呢。
今天女王庆典,必然的,反对派又出现了——他们的slogan是,make monarchy history, republic the UK! 没有人反对他们的出场。或许有反对意见,但坚决捍卫他们表达意见的权利。虽然明显是少数派,但他们的在场大家都知道;却也不影响所有人都其乐融融。

又凭什么要期待北京奥运圣火到哪里都受到如国内般的欢迎呢?更别提中国政府本就足有让人充分反对的理由了。

回了头,在我自己对“北京赢了”兴奋若狂之后,在我千方百计be a part of it之后,我听到了国内也有了反对的声音。然后我又听到了上海SB会,然后我又听到了某些人士对环球时报的反对。。。各种反对,was unbelievable to me in the first place. 第一,这些反对不符合我的价值观——我被部分洗脑后所形成的价值观;第二我不习惯这种反对。这不只是我的价值观,而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因为这些声音,大部分人是没听到的,大部分是不能被轻易的听到的。

而其实,反对对民主社会来说,不过是一种习惯。

当反对变成一种常态,不再让人跌眼镜——对老百姓当然是福音了,对执政者来说,由于老百姓已然习惯反对的声音,其实也就不再可怕了。

Friday 25 May 2012

最好的朋友

认真想想,挺遗憾的,永远和自己在一起的只有自己。
所以自己应该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可有时连自己都无法了解自己。我不是有时还想不通自己的行为呢。

大家都在往外探索,但哲学家和医学家是往里看的。
那哲学家和医学家也应该是我最好的朋友。

突然觉得有两个自己——像上面那句话,连自己1都无法了解自己2——一个是真实地在那里,包含一切生物信息,心理信息的自己2;一个是在自己(指的是自己1)的帮助下,哲学家的帮助下,医学家的帮助下探索自己2的自己1。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在年幼的时候,自己1甚至是不存在的——人类古时可不想着为什么自己会呼吸,我小时候可不对自己的行为追根究底。随着科学发展,随着人的逐渐成熟,自己1慢慢地构建自己2的信息,慢慢地重合,虽然还不完美。

哈哈,怎么那么好玩。
对我来说,这文章有点哲学的意味了。我嘛,对哲学的定义标准很低的。
可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呢?
就如同哲学对我有什么意义呢?以我浅薄的思想,暂未参透。

=================================

一关于孤独症的某篇文章说道,孤独症患者对正常人习以为常,条件发射般的情绪反应——某个人对某件事会高兴会愤怒会悲伤这种情绪无法理解,要靠推理?人类自己2的信息都是相似的,而他们却和我们的不一样。活在不一样的社会,难怪叫星星来的孩子呢。

谁叫你那么有趣呢

这周上班的时候,也很努力地听收音,听音乐。

把自己伪装成a loner的时候,却偶尔也是没把持住。因为忍俊不禁,当听到BBC World Service报道北京公厕最多只能有两只苍蝇的时候。

尤其在新闻开头还说,是北京的管理头头聚在一起,认真讨论出来的结果。。
另补充了一句,这些头头没有给出怎么衡量公厕有无达标的具体方案。

一切都非常新闻体,没有任何的情绪和评论在里面。BBC的确总是很中立客观的。
可是听起来怎么那么有讽刺感呢。
因为讽刺感是由我心生的。。。

突然想起,当年在国内的时候,看到国内的报道,说国外媒体总是有选择性地报道中国的黑暗面,不客观,蓄意辱中国之名。当时很是气愤。

现在我倒是明白了点。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这样的事。
BBC作为英国媒体报道国外新闻,当然是有选择性的。选择这种事,本来就是一主观的东西,永远无法达到全局(中国社会)客观,只能局部(所报道的事件)客观。那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国内新闻就不谈了,能报道就全报道出去。而国外新闻,那么多国家,那么小的版面,如何选择很是重要。新闻的重要性当然是第一位——某件时事,像两会这事必然报道;某件引起广泛争议和讨论的社会新闻,像小悦悦事件也必然覆盖;但北京公厕这种事,也上了BBC广播的headline,还来回播放?自然而然地,新鲜性和特殊性此时也占了标准了。全世界哪里有听说最多——还那么具体,两只苍蝇的公厕管理条例?多新鲜啊,我听了都忍不住笑啊。我是中国人啊,中国人可见过世面啊,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什么事情没发生过啊。新闻媒体难道没有责任把大家闻所未闻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闻一闻么?

谁叫咱们那么有趣,啥都能发生呢?

=====================================

这话得又说回来,不只中国,在媒体报道(包括BBC)上,所谓“黑暗面”总是居多的,无论报道哪个国家。即使报道国内新闻,又何尝不是?
并不是黑暗战胜了光明,在这我得振臂高呼,光明常在!
但光明总是平淡如水的,黑暗似乎是更有戏剧性,更迎合媒体的需求。又或者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却是各自不同。都相似的话,媒体有啥可报道的?






Monday 14 May 2012

找乐子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当年在work room录的那首歌,也叫《找乐子》。
我还真是个喜欢自找乐子的人。

我孤单?OK啦,若说孤单是一种客观描写的话,或许周一到周五的我是这样的,但周末的我从不孤单。若说孤单是一种主观状态的话,我一天天地从没孤单过。因为我很会自找乐子,因为我正学享受生活,因为我会出门,因为我会晒太阳。

只有出去走走,才能有各种各样的遇见。

周六因为大太阳,兴高采烈捧着相机出了门。想了想,又去了Wallingford.本想说途中下车拍拍油菜花的,懒了。

于是一到Market Place,就遇到了在晒太阳的老爷爷Ron,和他亲自训练的大犬,一只German Shepherd. 大犬充分展示了什么叫“累得跟狗一样”。大犬不对边上的小狗吠叫,会对老爷爷的咳嗽有反应,当老爷爷说"Cat"的时候马上很警觉,还救了老爷爷几次,难怪乎老爷爷对大犬如此自豪。老爷爷是个Republican, vegan, German Shepherd trainer, left-wing loyalist, Mao fan, animal lover, but a cat hater due to cat's habit of eatting birds , and of course, dog lover. 和我讲历史,他少年时对动物的curelty,因为一只tame rabbit引起的转变,和他的政治观,非常politically motivated,无法理解那些marginal constitutency。无法理解中国人吃狗肉,就如同任何一个老外一样。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中国人不喜欢毛泽东,"I dont like you said some people dont like Mao". 很贴心地为我解释单词,展示他的小红驹和大犬专属座位和专属安全带。

在去看小红驹的路上,发现晚上有个Concert。老爷爷带着大犬回家了,我遇上了另一位来自威尔士的老爷爷。于是和他一起等Concert。虽然和这位老爷爷的话不多,他却是一直陪着我的,以为我也要看Concert。知道我没现金,还要给我买票,感人啊。

是Reading Male Voice Choir的Concert,由于我在门口听排练,由于我是唯一的亚洲面孔,由于我是唯一的年轻人,Choir里面的各种老爷爷都认得我,各种跟我打招呼。唱得好啊,我录音了。

坐在边上的是一位女士,聊着聊着,她accomodate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s,包括香港学生。很健谈的人,和我一样。我要有这样的房东应该会很开心。她留了她电话和地址给我,让我可以给她打电话。真感人。她丈夫也是Chior的成员之一。

等公车的时候,又遇到了Chior里面的一个老爷爷。热情地问did you enjoy it?当然了。然后给了我梦寐以求的flyer。兜兜转转原来总能拿到。

十一点半才回家。

这样的生活,多充实。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出门看世界。周末好长,好享受。
顺便一句啊,我喜欢英国老爷爷!

=================
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但这样的文章有点记流水帐……







晒太阳

这个周末,突然天晴。看着阳光灿烂,我非常不舍得窝在家里,我一定得出去晒晒太阳。

……晒晒太阳……

我以前会是要出门晒晒太阳的人么?如果不是因为天冷的话,至少我是没有这样的记忆的。
想到以前感叹Kostas的特意出门晒太阳。。。现在我自己也这样,原因何在?
因为我被这儿人的生活态度影响了?不尽然。
更convincing的一个说法是,我从自己身上发现为什么在这儿大伙儿要出门晒太阳。
1)生活态度或许还是最主要的,懂得享受生活。
2)而这晴天的场景的确比国内要享受得多——就是看看我自己家的后花园那温暖,干净和翠绿,我都觉得呆在家里是种罪过。
3)而且,这里的阳光多么稀缺!把原本应是平常的东西变得珍贵,岂能不享受!

我是很高兴自己学会晒太阳的。

Sunday 29 April 2012

史上最长的星期六

竟然没八点就醒了。
醒了竟然就爬起来了。
爬起来竟然就开始看Kindle了。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周六。
于是乎这个周六也比平常的周六多出三个钟头来。

和Ruth吃了最后的晚餐。还有她的侄女儿。
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不禁又感叹,这又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啊。
刚刚从伦敦回来,书包都没来得及放,就跑到Ruth的房间。
人去楼空,人去楼空啊。
她房间的门,头一回就这么敞着。
敞着,人却走了。

对我来说,又有一些生活永远地成为了回忆。
好在,还有一个包,一个杯子,一张纸条,一个书架,几张照片,能帮我记着Ruth。
一个让我在Reading觉得心暖而不孤单的人。

在这个周六,跟学之也聊了许久。
果然因为都是工作的人,话题也变了。没有重复以前的话题了。
两个人的生活都在making progress。

我,我爱周六!




我不腐败

我有试想过,若我是个中国算得上有权力的官员,我会怎样。
我确定我会是个好官,我会以民为先,我不会贪污,我不会腐败,我会坚持自己一直以来的做人原则而不被官场规则污染,但是——

如果亲朋有困难,我会不会帮忙?
如果孩子要找工作,我会不会帮忙?

会。在不违反做人原则的情况下,我会帮忙,即使这是以权谋私,我还是会去做。即使这样会造成社会不公平,但遭受不公平的特定的那个人的辛苦是看不到的——不是视而不见,是真的看不到;如果看得到,就能感受得到,就不会这么做了——但是自己周围人的开心,和自己的开心,却是实实在在得很。

国外法律都不要求亲朋指认罪犯呢。或许是一样的道理,法律不能违反人性。让自己的子女有个好工作,有个好未来,也算是人性之一吧。当然这里也有所不同,亲朋不指认罪犯,算是消极作为;但把孩子塞进一个好单位,却是积极作为了。法律对此的宽容度也就降低了。

但问题不在这,以权谋私肯定是腐败,法律肯定是禁止的。但在中国却如此盛行,甚至于我——自认为算是有原则的人——也对此在某程度上予以理解。事实上,若对某官员腐败的证据是其儿女有个好工作,好生活,我个人是不以为然的。就像前天看到的一篇对温家宝的指控;温或许是影帝,但对我来说,这并不是证据——当然如果是最近山西吃空饷15年的某干部女儿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违反我的原则了,必然腐败。

所以问题又来了,个人对腐败有一套判断标准,法律又有其标准。那能听我的么?当然听法的!听我的,我没当上官怎么办?那么多人都没当上官怎么办?整个社会的效益其实是降低了的。

法律已经如此规定,若其提供了一套严格的惩罚制度,并严加执行的话,我还会以权谋私么?孩子还会让我帮忙找工作么?给孩子找了工作,但丢了乌纱帽——无论是因为走法律程序或是因为选民不乐意不再为你投票——然后孩子的工作也没了,这样你还会以权谋私么?大家心里都是有小算盘的,利弊的加减法都是会算的。这也是人性。西方人为什么能比我们清廉呢?不见得他们比我们高尚。

结论是,靠道德想出清官?难道大家不都是“经济人”么?想出清官是小概率事件了。靠人性想出清官,那给人性一个不以权谋私的理由。于是乎法律和制度出场了。但在中国,即使法律规定了,执行得了么?在中国的官场,法律是法律么?难道不是“本大人就是法律”么?一党专政,党不处罚你,我处罚不到你啊。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想移民呢。


Tuesday 24 April 2012

吵架的鸭子

如果鸭子会飞的话,他们俩应该是鸭子,英国特有的鸭子。在Warwick的时候他们遍地是,Kirsty也跟我讲过他们的学名,忘了。

依然地,头上顶着簇绿毛看起来比较华丽的是公鸭子,披着棕毛比较朴素的是female duck。
一路上啊,绿帽就亦步亦趋地跟着小棕毛啊,也不敢跟上。小棕毛飞它就飞,小棕毛跑它就跑。小棕毛像是闹脾气,完全没有方向地走啊,还乱穿马路,始终走得很快,叫得也特别响亮,似乎非常委屈。小绿帽安静地紧紧跟在后面。

多么像小两口吵架,女生一生气一跺脚摔门走了。男生赶紧跟上,默默地。

想起来是很有爱,但愿事实的确是很有爱。可惜要赶公车,不然得拍一部动物世界了。谁说动物没情感,动物界也可以有自己的情感故事。

不一样的,想象中闹小脾气的女生应该是小鸟依人的小女生——那只female duck怎么吃得那么胖呢?都能是小绿帽的两倍大了。这在人类世界,不是在唐朝的话,基本上你就是女屌丝了。

我不孤单

我知道我不孤单,主总是和我同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略显孤单的今天下班后一个人走在路上,心情竟是那么愉悦。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原野广袤,空气清爽,鸽子乱飞。还有两只吵架的鸭子。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主一直都在我身边,我哪能孤单?

Sunday 22 April 2012

The Queen

最近很喜欢看有关Queen Elizabeth II的文章,反正也漫地都是。今年是女皇加冕60周年,Diamond Jubilee。老人家经历了十二任首相,笑看风云过啊。

曾经在去年四月二九Royal Wedding之后也迷过Royal Family一段日子,却是消逝得很快。当时的迷,更多的是对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某件事情的求知欲。就像我去过某个地方之后,总会在网上找各种有关该地的讯息一样。

这回似乎是有点不一样。看女皇就像在看英国历史,看英国文化,正是我感兴趣的点。一个人的六十年,映射了一个国家的六十年,这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么?世上没有多少人比女皇与历史和文化更有这样的联系了。

在旧时代,皇室是改革或革命的对象;而当新时代来临,皇室的存在则是一国文化和传统的一种象征了吧。至少对我这个老外来说,英国皇室是英国文化的特色和传统之一。我要是英国人,我也愿意英国皇室就这么一直传承下去。我愿意在可接受范围内缴税给他们花,就跟我愿意缴税去维修古文物,传承英国传统文化一样。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英国人会在这么一个民主时代还花钱养皇室,更甚者会有Royalist的出现吧。

我也算是见过女皇的人啦,虽然只是远远地一招手。即使不说其他的——女皇是个多么迷人的女人啊。高贵典雅,把传统英国人的气质和风度一展无遗啊。不晓得当年的女皇在周围都是“传统英国人”的情况下是否也如此出众,现在的女皇,却对我来说是展现传统英国人样貌的一面镜子。街上那些穿着hoody搞暴动的年轻英国人,已不是我们当年在课本里看到的英国人的那个样子了。

女皇对我来说不算远。大部分英国人都和我有一样的距离,女王也在那段距离里。于是这反而没让我对女王产生一些文章里所传达的“神秘的”“不被视为普通人”的那种感觉。
不过,英镑印着它头像,可她也有缺钱的时候,还是得找议会要印着她头像的钱,这感觉很神奇。

也谢谢女皇,让我在六月多了一天Bank Holiday。



Saturday 21 April 2012

王丹

我很奇怪我对王丹抱的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态度。
必须承认,从内心深处,我并不很喜欢他。
也必须承认,我觉得我不应该不喜欢他。

作为当年的学生领袖,他在八九的所为是值得敬佩的。
他也会是一个中国民主进程中能说得出来的名字。

我这里说的,是现在的他。
我对他所了解的一切,皆来自其脸书。

而我是在不喜欢他什么呢。
我不喜欢他在台湾享受台湾民主,但也只能在大陆民主运动里隔空喊话。

我打字又删掉,想总结出理由来,但我想,诚实点吧,不用那么多总结,仅一条就可以表达我的态度了。
我不喜欢他抱台湾大腿。

但我自己也很喜欢台湾人。
不喜欢的是他的言谈间从没让我感觉他是大陆人。

这或许是,如果我不想台湾独立的话,唯一的理由。
我不想让台湾人变成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我觉得我们同根同种。

而现在,台湾人的确和我们不一样。
王丹一副要把自己塑造成台湾人的模样。

我还是很狭隘的吧。如果上海人要把自己塑造成北京人的模样的话,我或许也不会不喜欢。
如果福建人每天在主页上说,浙江多么多么好,我应该也没什么感觉。


我想我不喜欢他的理由让我看起来似乎很五毛,内心很狭隘,于是我也羞于启齿。

王丹先生其实能让一个没有那么喜欢他的人基于自我原因不好意思说不喜欢他,也算是个有影响力的人了。

留学生

在人人网上,翻天覆地的瞿铭吴颖。
却不想看,看了伤心。
于是一篇一篇跳过去。

偶尔看到了一篇,心里难过得很。
大家谁不是在外努力拼搏奋斗,却这样走失在奋斗的路上。
明亮的笑脸和前路,就这样都没了。
空余周围好友的泪水,旁人的感慨,和父母的悲伤。

国内不实的报道和某些网友的评论让留学生心生凄凉。
留学生少有的作为一个群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悼念他们,正名自己。

但某些正名文章,却是没必要给自己的奋斗生活平添沉重情绪的,谁奋斗不是有压力,谁奋斗不是有各种困难摆在前面。
这国外国内都一样,并不是你留学就比别人辛苦了。
别人如果有选择机会的话,也会很开心地选择留学,选择留学所要面临的一切。

而他们其实要表达的是,留学生在外,并不是吃喝拉撒享受挥霍,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打拼的路上,记得笑脸和汗水,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健康的身体,和生命。

Wednesday 18 April 2012

Ruth

Ruth马上就要离开家去伦敦了。
想来很早的时候就跟她关系很好了。她帮我收拾房间布局,帮我熨衣服,给我台灯,给我插座,给我桌子,给我包,替我上班该穿什么衣服出主意,还教我讲西语,常常给我吃她做的东西,很好吃。

多好的人啊。是个非常率直的人,虽然有时候有觉得被冒犯到——当然还是我的错——但是她要走了!我不能再边主动下厨边跟她聊天,不能再和她在饭桌上一起吃饭侃大山,不能再想着即使今天无言下回还有机会。。。

哎呀,我这半年在Reading那么重要的一个人啊。
我要抓紧跟Ruth吃饭啊。

Friday 13 April 2012

我的能量巨大

我一离开,尼泊尔姑娘小伙儿们都撤了。
我一回国,薄熙来倒了。
我一回来,英国姑娘小伙儿们也都来了。

Thursday 12 April 2012

那些路上的人

刚刚上吉他课之前,和林尧虹聊了会儿天。一转眼已经近四年没见。却还能在qq上说着话,就像平常的朋友一样,真是神奇。在我从未参与的那段岁月里,他从100斤长到180又回到140.虽然我只参与了他人生的19个小时,但却会是一条不断的线把我们这些路上的人牵引到了一起。

而在英国这么一年半,也有许多路上的人,一起走过几个小时然后各走各的人。我曾觉得一起走过就是缘分,不能就这么断了,不舍就这么断了。即使不再联系,知道怎么联系也能让我安心。到现在这种想法虽浅了,却并无褪去。和你说过话,聊过天,一起走过一段路,就可以是朋友的证据。

但渐渐地发现,在路上遇到的人那么多,或许相忘于江湖更为潇洒。也不必记挂着要电话,要联系方式。一起开心过就够了。

吉他课上,看到过中国年时在伦敦一起吃饭的德国大叔的电话。只是因为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就聊开来,刚好他也到中国呆过,广东的一个小地方,名字竟然连我都不知道。大叔说,欧洲各国是很不一样的,英国是一个样子,西班牙又是一个样子,德国又是一个样子。一定要到处去看看人,事,建筑,文化。说得我心神向往。

在去Straford-upon-Avon看莎士比亚故居,一出火车站就看到拿着地图的游传满。于是两人就一起旅行,最后我还旅行到他老家牛津去。没有想到现在牛津就跟我后花园似的,结果他却不在了。每次从那个蓝色的荧光酒吧走过,都会想起和他一起走那条路的时候。游那个小镇时,我就跟着传满到处蹿,很明显我是一点调查都没有就来的人,传满却是什么都有数。那么安静的小镇,街上却有那么热闹的民间舞蹈,我和传满都很欢快。可惜没有留下和传满的合照。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旅行,让我相信,出来走走,总会碰到有趣的人。很庆幸,现在在G-talk上,我和他还保持联系。

去Cardiff遇到。。。妈呀,连名字我都忘了,只记得是个名字很特别的人。一副学生样,却是三十多岁了,孩子和孩子妈在香港。家家有本经,虽然他难念,却倒也没有很放在心上。虽然也叹气,却也是可以跟相识不久的我聊开来。原来国内在航空公司工作,来这边就到铁道部了。由此很喜欢铁路和火车头,在英国各地都坐过柴油火车。在深夜,很是有气概地送我回宿舍。比我会看地图。也很好玩,就站在那等着曼谷秀。交了五磅拍了张照还不好意思。但为了留纪念却一点不勉强地让我翻拍。

爱丁堡遇到的苏格兰大叔。照相非常厉害,相片让我很是惊叹。为了向我证明苏格兰人恨英格兰人很是费了一番功夫。狠狠地往地上合法地吐了口水,吐给英国女王。

伦敦剑桥牛津船赛遇上的德国姑娘。原来是德国越南混血,非常漂亮。可能外国人都无所谓,聊了不久就在火车上跟我说她从来没有跟她爸爸联系过。虽然都在德国。这在我听起来是一件很令人伤心而不愿多聊的事。他们随口可以讲的。刚到英国一两周,在剑桥。

在格拉斯哥遇上的苏格兰蕾丝大姐。大姐热情欢快,还带我夜游格拉斯哥。教我各种苏格兰英语。就是太open了些。走的时候特意给我个拥抱,送了我条手链,祝我在爱丁堡玩得愉快。

在伦敦Covent Garden遇到香港母子。又是在德国住了十几年。离异,带着活泼可爱的孩子,感受不同的教育制度。也对伦敦Wao。孩子拉着我的手,暖暖的。要带着我满广场飞,我顿时三条黑线。让我觉得我真是大了,不好意思玩这种游戏了。

遇到娜娜,聊了好久,很虔诚,进步很快的基督徒。有了她让我整个伦敦行欢快了起来,话说得我嘴都歪了。有了她让我觉得,朋友到处有。有了她让我觉得,上帝差遣她来我身边了。这一切,皆源于她在那些照片后面,给我的那个微笑。

还有其他很多,未完待续。

Wednesday 22 February 2012

我能想到最愚蠢的事

就是为了省五磅,近一年没戴手表。

没文化

上网聊天。
韩剧日剧。
娱乐新闻。

没文化。
看书去。
宿舍里没什么想看的书。
看新闻去。
丫的连BBC都能让我给调没了。

掏书包看《鸿》去。

Thursday 16 February 2012

苏格兰闹独立

好就好在苏格兰不比英格兰穷。苏格兰资源也不比英格兰少。
政府也不洗脑。
人们对独立这事并不抱着意识形态去看待。
就是众多新闻中的一件而已。

反观台湾。
天壤之别。

Monday 13 February 2012

风中行走

看到电影P.S. I love you,Gerry和Hilary在一个那么清爽灿烂的一个天气在山间相遇,有风有云有广阔的草地和紫色的花,还有两张动人的笑脸,周围没有人。我好心动,爱尔兰National Park的风景让我如此想念在湖区的行走,在爱丁堡的行走,在山间风中行走,在夜晚清凉的街头行走。总是很开心。很怀念。虽然总是少了个人,一起大声谈大声笑。这样的想念如此迫切,让我专门开电脑写下这篇日志,这倒是不容易。

想象下那样的风景,即使一个人,轻快的步伐,自由的心情,也很快乐。很庆幸我有过这样的行走,未来也会有。

Sunday 12 February 2012

什么时候去旅行

上一次已经是一月初在苏格兰的时候了。
也已经两个月没出门了。

却发现,我再也挤不出时间去走走了。
我想念在爱丁堡街头晃荡的感觉。

这次回家,要不要顺便去趟柬埔寨。。。嘻嘻

想说说话

Of course I notice that how eager I have been recently to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in QQ friend list. Probably it is the effect of my coming holiday, making me more and more excited (rather than missing home I guess)

Sadly they are not there.
我当然也没那么想念那些朋友们,只是想说说话。

Saturday 11 February 2012

种族歧视

我倒是从来没遇上什么种族歧视的。要说有,也就是那天和学之在路上走,边上飙车而过的英国小青年的一声吼吧。不过,在我看来这完全是没素质没教养的表现,我根本不放在心上。

歧视肯定谈不上,优越感或许是会有一点的吧。这点我也从没有正面问过欧洲人——又是经验主义,自我想法而产生的自我推断。

对一般人来说,大部分人与你来往,是与你这个个体的人来往,而不是你身后的那个国家或种族。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中国veto了UN有关叙利亚的决议,我也不觉得尴尬。新闻上是一直骂,可周围也没有人就会因此来嘲笑我啊(当然一个原因可能是周围人对新闻还没那么关注)。或许会好奇你身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状,但从来你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呀。

想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南方周末的一篇讲美国种族问题的文章《少数族裔美国出头天》,作者吴澧。底下评论骂翻天,大意是说吴澧有多爱(美)国吧,把它吹得跟天堂似的。少数族裔出头啦,再也不受歧视啦,比白种人还敢说话还敢作为啦。

可是为什么白种人不敢说不敢做?因为神经太敏感啊。黑人骂白人会被评价成种族歧视么?白人骂黑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的可能性倒是很大。因此白人不敢开口批评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实上种族歧视就是还存在,或者即使消亡了,记忆还是很清晰。哪天人们不再这么贴标签了,就是少数族裔熬出头的时候了。

看看文章的题目,其实是“已经出头天的少数族裔美国出头天啊”。那些少数族裔们,已经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了,都是议员都是高等法院的法官了,还有谁敢对他们种族歧视?平民老百姓受不受歧视,文章没有评论,也不是它的目的。文章说的就是一种特有的现象。这现象很是有写成文章的价值。作者说得对,没有“全面”的文章。现象是真实的,但眼界不宽,却容易受迷惑。

Friday 10 February 2012

Over Excited

Yep, I think I have been a little bit over excited.

Even just sitting on the bus, I cannot help imagining the scene of meeting people at home again.Then I just can not stop giggling.

But who cares! Of course I care! It has been almost one and a half year! Really the longgest in my life so far! I miss them, and I wanna talk to them.

I know my mum and dad are more excited than me, that is what parents do, as Mubin says. It is great to see them so happy.

I know probably my friends are not as eager as me to meet, of course because I am just one of them, and they are all to me. But this is just human nature, no one will be that silly to argue that. --Donot understand why I bring this up, but any way, I am so excited to see them again.

So everyone, just waiting for me over there! I am coming home in 2 weeks!

Tuesday 7 February 2012

AwesomeBooks - Over 2 million new and used books at low prices with free shipping

AwesomeBooks - Over 2 million new and used books at low prices with free shipping
你看看我,上班又在玩博客。。。
但是嘞,穆彬你这次别怪我哈,我在宣传网站。。。
只是我的博客好像没人晓得。。。

Sunday 5 February 2012

下雪

我写日记啊,都是一时兴起。兴起就写不停啊。

昨天下雪,很庆幸出去看电影了,《The artist》,看的还是七点半场的。

于是雪好大啊,好深啊,在路灯光下,好美啊。

Ananth说得对,我为了省那100磅要回国买相机,却失去了两个月的乐趣。
两个月的乐趣,两个月的照片,不值100磅么?
看来以后做算术的时候得想清楚了。

没有相机,我就把几个镜头刻进脑海。

教堂:
教堂也被雪覆盖,松柏也被雪覆盖,咖啡厅也被雪覆盖。人行道也被雪覆盖,伸延向远方,很有当年某张明信片的感觉。

邻居家:
老房子一片白皑皑,庭院一片白皑皑,屋顶的等照亮了庭院照亮了树,雪依然飞舞。

泰晤士河边:
河水依然流淌,桥上雪非常深。有人在“滑雪”,一个个也都乐得很。
两岸虽是繁华商业区,但雪一来,依然纯洁静谧。
地面太滑,有个哥们,"滑雪"时直接撞向栏杆,摔倒在地,估计很痛,但那姿势和方向感,把周围几个人乐翻了。我也是啊。

商业区:
店都关门了,行人也没几个。有一群人出来玩,在雪中High,路宽得很,他们很有空间,很会享受啊。很怀念我的伴儿们。

我的庭院:
暗暗的,却是白色的,很静很美。


总结一句。
有雪,我很兴奋是不是,很开心是不是,开心起来就一点不冷是不是!

方韩大战

现在微博,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啊,人人都要来插一脚。

从各种角度,文学,法律,统计,逻辑,well,娱乐。各界人士,共襄盛举啊。
这事件简直是学科大普及啊。没普及到我身上,我很可惜地已经对长篇文章免疫了。
有些文章也一看就看不下去,跟臭裹脚布似的。

但有个评论我是印象深刻的。
即使韩寒能出示证据证明他的作品是自己写的,那也是软证据。硬证据是,继续写好文章,证明自己有能力写出那些文章来。这就更进一步了。直接打击敌人的HQ啊。

现在想想,韩寒至少是对我证明了他这个能耐了。至少他的解释文章,我看得下去,还津津有味。方舟子的东西我倒是看得不多,但是呢,反正微博到处有人在转载传播,我也算大概知道他是怎么个打法了吧。不过基于我没有直接去看他的东西这个事实,或许我的看法也是有所偏颇的。不过无所谓啊,我的日记只对我自己负责。

我很庆幸,我对人还是抱有十足的信任感的。
(Well, 旅行的时候,我在白天时对人还是抱有十足的信任感的。)

这也很是符合法律原则,无罪推定。
如果没有证据能证明韩寒被代笔,那么他就是那些作品的作者。

OK啊,方舟子的证据,让我觉得就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太以自我为中心(ego-centric),以为世界就应该是照他所认为的那套转。高中生一定得认真读书,上课不能睡觉;手稿中的错别字不符合逻辑——我就不信大家都能解释自己的错别字为什么会产生,太细碎的事情,有逻辑你都忘了逻辑是哪里来的了;抓住无关紧要的细节不放,即使韩寒无法证明那些细节,我也不觉得这就是代笔了。

咱也算长了二十几年,吃了点饭,算看穿了一点:世界那么大,没有什么不可能。不要以为自己不知道就是不存在了。方舟子他的那股坚持我是赞赏的,我也相信他并不是有心黑韩寒,相反地,他或许是真的相信韩寒代笔。那么他至少道德是没问题的。只是,太自以为是了些。

吵吵闹闹的,是有些烦人了。幸好,韩寒也意识到了。

宋丹丹的微博

看宋丹丹的微博,有点意思。
看到了以下几条,我想对修身养性是有点帮助的。

1 我很庆幸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不大妒忌而时常会羡慕别人的女孩。

不妒忌,这该是多大的快乐啊。
要知道,在这世上,只要你有妒忌的心,哪都有让你妒忌的事。你就只能走到哪妒忌到哪,那完全是在折腾自己。所以说,就算为了自己,你都不能妒忌啊。

不妒忌,真心为别人开心,那就能走到哪开心到哪了。

2 王菲是我见过的几乎是唯一不作秀的艺人,她的率真,她的诚实,她的简单令我肃然起敬。向你致敬,王菲!

不知道王菲是怎样的“不作秀”法。我想的是,生活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作秀,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幽默点,看起来漂亮点,看起来有气质点,看起来有思想点。我呢,聊个qq都想着法子耍贫嘴。

就不能let it be么。幽默,气质,思想,还真都不是耍出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用刻意表现,但真得刻意读书。

当然我们的作秀跟艺人们的作秀就没得比的了。至少我们即使在作秀,秀的还是个真实的我们。

3 还有啥的,找不到了。




大声唱歌

刚刚对着《依然爱你》唱歌,
这首王力宏写的,但是却是燕青送给自己的歌。

这么多年过去,依然爱自己。燕青这真是一个很棒的idea。

原来甚至没发现这是王力宏的歌,于是乎对着它拿着手机就唱起来。
想要给燕青来着。

越唱越大声,越唱越high,音high,心情也high。很投入其中,很爽。
是很久没这样了。有没有很怀念与一群玩伴唱KTV的时候?

还有一首五月天的《干杯》。表达的意思很帅气。

时光过去,回忆不走。我在,那时的你们就在。
未来,你们结婚的时候,你们有小孩的时候,我们也都在。

我想写首表达这个意思的歌,送给我的老友们。

Wednesday 25 January 2012

我不想忘记的事

2011年,还是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日子的。那些日子,我偶然会想起来,哇,对哦,这事曾发生过。很偶然,但惨的是,很多日子没被我记下来。

所以,我想在这记录,想一点,写一点。

1 晚上回来的时候,看到天上繁星点点。还有那成一线的三颗星。记不住它们叫什么名字了。
却恍惚曾经知道过。才想起来,曾跟着Andrew,梁华奇,和宴珊一起去一个star gazing event,是BBC通过全国的astronomy clubs组织的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月亮表面,什么场景忘了,只记得是震撼的,因为真的看清楚了。而更远的一些什么星星,虽然更神秘,却依然还是一个点,什么印象也没有了。

那真的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啊。可能是因为那个活动,而让周围的所有灯光都灭了。隐隐地,借着月光和星光,还是可以看见就在边上的参天大树,那真是一个很奇特的画面,我好像也记在脑海里了。

那真的是一个无比浩瀚的天空啊,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也看过那样的天空,以前时代下的人也可以看到的天空。

感叹的一点是,英国人民的文化活动。BBC可以因为正在播放与天文有关的纪录片就组织全国的天文俱乐部免费提供专业的天文望远镜给人民使用。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民,大众的科学素养是会比我们高吧。而当年的我,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会不会也能坚持下我对天文的爱好呢?

Souvenir: 一本BBC印发的精美天文册子,还有指南针在里头。还有天文俱乐部的传单。


2 跟Stefan, Kostas一起去……圣某地。能给个简单的名字不?能不给三个单词的地名不?

很愉快的一天。一条小河就在市中心流淌,车水马龙中我们就躺在河边的草地上晒太阳,看着女童子军们在河中戏水,我也不禁痒痒,脱了鞋就下了水。Stefan负责给我拍照。

可惜的是,回来后的某一天,我手一抖,一抖啊,误删了。但那几张照片是很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的。我们仨做在草地上,是秋天吧,我穿着大衣却光着脚丫挽着裤腿盘着腿,阳光照在我们的笑脸上。我们对着上方扬着头,笑脸盈盈。那是多么美好而惬意的时光。身后就是一派城市的繁华景象,但在边上却可以有如此舒缓的镜头。我们就这么躺在草地上,周围也是或野餐或聊天或遛狗的人们,看天上云卷云舒啊。

还有一张我站来河里的照片,身后就是那群小朋友们,是在赶鸭子么?我被河水冻得直跳脚,Stefan还故意捉弄我,愣是假装没给我拍。我还记得那天我那张照片上的笑,河水,还有水反射出的阳光,很舒服。

Kostas也跟我说了,他们希腊人,他们也会在下午的时候,搬把椅子,享受阳光,享受慵懒,享受沙滩——“沙滩”?似乎不是这个季节?Anyway,大意如此,顿时Kostas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形象就出来了。我们中国人?可不这样。我也不这样。节奏太快,要么不舍得用这时间来慵懒,不懂享受;要么就是宁愿宅家,用自己不愿享受的方式享受。

圣某地就是这么一个安静的小镇。没两小时能走三圈,朋友们都遇到了好几回。楼书玉甚至还因为没处去还走到隔壁的小镇去了。若不是这里生活好,它也会成了类中国的老人儿童村。就像Stefan说的,这样一个地方,他很愿意来过晚年,不过,年轻人——该都往外跑吧?这跟中国不是也类似?要不是英国的交通发达,圣诞节也是他们的“冬运”。不同的是,在中国,很多人——尤其是被称呼为“民工”的那些人——是被逼着往外跑,不跑赚不了钱养不了子女,被逼着从穷地方往富地方跑,被逼着从农村往城市跑。而这儿,不是被逼着,而是因为有追求而出去闯。往镇里深处走,河边上的一个水磨坊一般的房子,若是作家的话,倒是可以租下来,在这宁静之中,感悟生活,写上几年。

Tuesday 24 January 2012

新年第一天

现在英国时间是零点18分,一月24日。这是2012年哈,虽然系统时间是2010年,姐姐正在装SAS呢。
理论是已经是新年第二天了。

跨年的时候呢,虽然我嘴上一直说着比去年凄惨,其实不然。
有爸妈,哥哥,在电脑的对面呢。
这依然是有家人一起跨年啊。

可惜不能跟他们拥抱,不能躺在沙发上跟他们聊天,想插嘴插嘴不想插嘴看电视。
挺好的,明析说她对父母有愧疚感,因为不能回家过年。
我除了比较伤心失落之外,愧疚感倒是没有。不见爸妈忙得都顾不上了么,有哥哥在,爸妈不孤单。

昨儿周天,跨年,算起来,我应该觉得自己运气好的。是吧,凭着聪明才智,竟然用一根假花茎撬开了厕所门,避免了在新年第一天被锁在厕所里十多个小时的悲惨遭遇。恩,得对自己说,是个好兆头。

这也说明了,别想当然,花茎也可以开厕所门——在尝试之前我完全不抱希望的是不是?

家里特别热闹,就跟往年的春节一样。甚为怀念。之前给奶奶打电话的时候,哇一声我就悄悄泪奔了。没想到我会因思乡情切而泪奔啊。

而在英国的我呢,还是非常遵循中国的老传统,好好洗了个澡,收拾了屋子,把一直念叨着的要搬的桌子给搬了——果然是有点用的,看看我,现在不就在打字写日记么?虽然不出门,也特意穿上了圣诞节期间买的新衣服,给妈妈好好看看了。妈妈挺开心。也给吉他老师发信了,开始酝酿着新一年的变化。

至于机票这事,我也早就不操心了。上帝对我很好,either calm the storm or let the storm rages and calm your heart. 让我吃了教训,还让我心情不错,谢谢了。

爸妈,等着我哈,我马上回去!

Saturday 21 January 2012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什么?


现在  乡愁是
你们在屏幕那边,
我一个人在这边。

现在 乡愁是
七点起飞的飞机在跨洋
我现在卷缩在沙发上

现在 乡愁是
电话,电邮,传真,信件,
还想要对Home Office扇耳光。

现在  乡愁是
这个年还没过,
就等着下一年的团聚时光。

乡愁是,想家的时候,
只能写写文字发表感伤。

Tuesday 10 January 2012

梦想

刚在看南方周末的“梦想践行者”。
梦想。。。

我有没有在日记里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忘了。

我当然也是个有梦想的人。

但白岩松说了,梦想不是放在嘴上说的,是默默践行的——大意如此。

而我的梦想之于我,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谈资。
当梦想成为谈资,是不是很尴尬。

有些儿时的梦想,我现在也不谈了,因为似乎也没实现的可能;也因为它们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深刻的长久的梦想。驯兽师,导演啥的,天文学家。有点遗憾的是,当年俄罗斯那个和平号落下来的时候,我是那么强烈地热爱着天文啊。那么强烈啊。可惜环境不允许我孕育更多有关天文的苗子——我能怪环境么——因此它也就渐渐淡去。

而一直都有的梦想是,当个作曲家,当个摄影师。
希望过年回来后,能开始有所践行。
不要等过个半年再来看这篇日记,依然有强烈的类似不好意思回应谢大评论的感受。

似乎以上梦想都是有关职业的梦想,对我其实不然,是我想要做的,有兴趣去做的梦想。


而一个更抽象的梦想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看天下事。读万卷书是我强烈的梦想,也是我强烈的自省感的来源。梦想不只是想做的事,也是应该做的事。我可以很愉快地享受读书的乐趣,却也可以愉快地忘记读书的乐趣。我是知道读书有多重要的人……

写到这,我还愿意给自己设置一个新年的resolution:get rid of the nonsense social network or forum, esp renren and tianya, you know how they lower your level. And read more books, dont need to be ambitious, one book a month is really satisfying enough for me.

You can make it. Dont try to say here "hope you can make it", no, you can definitely make it. YOU CAN AND YOU SHOULD.

REMEMBER YOUR RESOLUTION. At least this resolution makes your today meaningful to your whole year.

回来。行万里路,和看天下事。这不就是我最纯朴最坚持的梦想么,而这也是我很愿意地去做,并且也在做的事。即使回国,坚持梦想。世界那么大,怎能满足于自己的小天地?


Well, 如果白岩松和陈道明在那个梦想者颁奖大会上说,我想要去环游世界,我想要当。。。啥啥啥的,是不是稍显掉价?梦想,总要有个类似天下大同的说法出来吧。

不说一些有的没的,谈谈心里感受。
陈道明说愿大家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在天朝那样的社会里,不正常也渐渐变为正常了。
那我就期望人们能坚持正常的原始定义。记住它。要求它。白话点说,有不满才会有诉求。
我亲爱的同学们啊,还有我啊,别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远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你不说话,他不说话,未来总有你想开口没得开的时候。

见下文。

这是我的梦想,立此为证。梦想到此一游。

上班时间

现在是10/01/2012,早上十点四五,周二。上班时间。
而我在鬼鬼祟祟写博客。

欺负别人看不懂中国字是吧。
主要这两天闲得慌,等着老板给事呢。

话说其实事都要自己找,但是呢,感觉自个没那个主观能动性啊。自认为是语言环境的缘故。也很是因为自个发懒劲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总想自己抓紧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
你看看,尤其这还是上班时间,不可浪费啊。

Access找了好几回,都没见着好的tutorial。
本是美好的学习时光啊。

那好吧,写写日记,对于记忆跟漏斗一样的我,也是有意义的事。
看看新闻访谈,对最近荒废已久的我,也是有意义的事。
做点实在事回应自己每天的反省,也是有意义的事。

用完这排比句后,这篇日记算结束了。

hey,没人发现我。